地理农业网

倡导“公司+基地+标准化”模式泉州农业要“走出去”

2016年11月30日 11:26来源:松际农网

早报讯(记者郭剑平)“要鼓励泉州农业大胆‘走出去’。”27日,在泉州市农产品经纪人协会第二届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上,新当选的会长卓炳连在工作报告中指出,泉州?产品出口在国际市场缺乏强劲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频频遭遇贸易壁垒,这无法为农民带来高效益。泉州农业发展要走出去,必须做到审时度势,运筹帷幄,做到定位精准,系统谋划。

近年来,随着泉州农业结构的调整,农产品已逐渐成为入世后较有竞争力的出口产品之一。农业结构的调整,加快了泉州农业产业化进程,带动了一批诸如种子、农资、包装、运销等相关行业的协调发展。

卓炳连说,现阶段是中国农业发展走向全球的重大战略机遇期。随着中国国力的迅速提升,目前已经具备在全球范围内筹划农业发展的国家实力。全球未开发农业资源仍然充沛,当前中国农业发展走向全球仍然拥有巨大发展空间。非洲、东南亚、拉美、俄罗斯仍然拥有大量待开发耕地,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农业技术水平还有待提高,世界农业产业链条还有许多区域空白和环节缺口。

当前,利用世界农业发展潜力空间,填补区域空白,衔接产业链条缺口,中国农业发展走向全球正逢其时。泉州农业应积极落实“一带一路”战略部署,加快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农产品贸易与农业经贸合作,打造一批重点跨国农业企业,深度融合和掌控全球农业产业链??键环节和重大增值节点。

卓炳连说,自1995年中国开始有了“农业走出去”的提法后,对农业“走出去”的扶持政策力度不断加大,近年来对到新西兰、非洲、泰国、缅甸等国家发展种植业的农业企业,政府给予的扶持力度都很大。今年走出去的福建农业企业就有5家,每家都获得不少于5000万元的贴息贷款。农产品走出去、引进来,包括对港澳台的农产品贸易,都属于这一扶持领域。

未来,泉州市农产品经纪人协会将发挥行业组织协调和引导作用,积极研究对策,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上规模、创品牌,带领各地农户利用标准化管理模式,提高企业的出口能力;同时提倡“公司+基地+标准化”的现代管理模式,让企业自觉抓好产品质量的源头管理,建立专属农产品生产基地,促进农产品质量水平更进一步提高。(泉州晚报)

    相关标签: 泉州国外福建社社合作农产品
下一编:中国和墨西哥农产品质检合作推动双边贸易

© 地理农业网 | 关于-联系我们-版权声明-推广服务-标签索引 | 粤ICP备160227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