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农业网

成都质监以标准化为抓手助推地方农业经济发展

2016年10月26日 11:43来源:松际农网

本报讯(记者刘浏黄鹏)10月9日,人民日报以《四川大邑着力农业标准化建设,找到致富“金钥匙”》为题,对大邑县成效经验进行了专题报道。昨日,记者就我市有关部门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要求、?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举措情况进行了跟踪走访。了解到成都质监紧紧围绕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依靠标准、计量、认证等手段,帮助地方发展特色农业,助力区域经济建设发展。

近年来,大邑县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将农业标准化作为破除农业发展瓶颈、解放农业生产力的“金钥匙”,抓出了模样,也抓出了甜头。“刚开始我觉得很奇怪,只有工业才搞标准化,农业能搞出什么名堂?”说起和农业标准化“结缘”的经历,成都佳源大繁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刘成钢心直口快。在他记忆中,改变对农业标准化的看法,来自于生意上险些跌的一个跟头。

刘成钢回忆,有一年,受病虫害和水灾影响,他所种植的澳洲甘蓝大小不一、色泽很差,饭店都不愿意买。“没想到,当我按照标准化推广技术人员推荐的办法,仅仅将设置在菜田中央的防虫板按标准规定的间距均匀布置,把排水沟深度按标准加深后,不花一分钱就把问题都解决了。”感受到标准化对防范农业风险实实在在的好处,如今,刘成钢在大邑县一口气租种了350亩土地,成为在大邑县叫得响的农业标准化示范点。

2013年12月,经国家标准委审定,大邑县获批创建全省首个“国家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县”。为统筹相关工作,市质监局和大邑县联合成立大邑县农业标准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并从6个相关部门抽调6名业务骨干,按照“分批打造、逐步推进、全面覆盖、整体提升”思路,推动“组织机构标准化、企业标准体系化、生产记录规范化、生产作业手册化、核心标准展板化、制度职责上墙化、标志标牌统一化”,扎实开展示范点标准化建设,以点带面取得明显突破。

借助农业标准化这把“金钥匙”,大邑县农业发展效果显著,形成了“生产有标准、产品有标志、质量有检测、认证有程序、市场有监管”的现代农业标准化新格局。截至目前,大邑县累计建成农业标准化示范点30家,农业标准覆盖率达85%以上,标准实施率达80%以上。主要农产品抽检合格率达到97%以上,企业农残检测合格率达到100%。

而在紧邻大邑的蒲江,该县依托茶叶、猕猴桃、柑橘三大优势主导产业,突出标准支撑,取向品牌高端,也走出了一条“基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产业品牌化”的特色产业发展道路……

“现在抓标准化,正当其时。”成都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总工程师杨卫华就此表示。记者了解到,在我市,像这样的国家级农业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如今已有28项,省级94项,有力推动全市农业标准化水平??步提升。

(成都日报)

    相关标签: 柑橘桃猕猴桃茶叶
下一编:10月26日安徽滁州定远菜籽零星收购为主,宣城95型菜饼价格上涨

© 地理农业网 | 关于-联系我们-版权声明-推广服务-标签索引 | 粤ICP备160227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