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农业网

强化食品安全须严把“源头关”

2016年08月23日 12:59来源:松际农网

虽然通过APP查询食品安全方便快捷,但在日常生活中不合格食品依然上架的事情时有发生。对于食品安全还是应当从监管做起,从源头上遏制不合格产品的出现。

本报记者郭航报道“舌尖上的安全”俨然成为中国老百姓(603883,股吧)的一块心病,如何能权威准确地获得食品安全的相关信息,是老百姓的殷切盼望。而现在,这一愿景有望变为现实。

近日,食药监局组织开发的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查询系统客户端-食安查APP并已正式上线,消费者可以使用安卓和苹果系统的手机、平板电脑等下载、安装后使用。

“食安查APP上线后,有助于进一步方便公众和食品生产经营者及时查询抽检信息,提高信息获取的可及性,提升抽检数据的利用效率。”食药监总局表示。

食药监局强调,该APP数据信息来源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官网公布的国家和省级监督抽检数据库,主要包括2014年以来国家公布和各省级局纳入总局抽检数据库的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合格和不合格结果。APP的成功上线,也是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落实国务院关于“互联网+”工作部署,加强在质量安全等领域推广大数据应用的具体措施。

“当前,消费者对于食品安全非常关注,以往对于食品安全的抽查结果,都是由食药监局官网发布。消费者获得此类信息就会有一定的局限性,此次通过APP来查询,运用互联网大数据,消费者获得食品安全信息会更加准确和便捷。对于食品安全是一个很大促进。”杨凌依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习家辉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

据了解,食安查APP为消费者提供了三种方式进??查询:一是通过输入食品名称,快速找到其查询的食品抽检结果,例如:输入“某某(品牌)”,可列出该品牌产品的抽检结果,或者输入“酸奶”可列出食品名称含有“酸奶”字样产品的抽检结果;二是通过选择食品分类,查询到食品的抽检结果,例如:点击“乳制品”可列出该类产品的抽检结果;三是可以通过扫描商品条形码进行查询。

记者随即找了几位使用此款APP的消费者,大多数人对于这种快速检测食品安全的手段都比较认可。

“通过手机扫码来检测食品安全非常便捷,也给我们在选购食品时多了一层保障。”一位消费者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说道。

不过这位消费者也告诉记者一个现象,就是很多食品的条形码根本扫不出来,难道这些都是不合格产品?

对此,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食监三司司长王红表示,消费者用食安查APP不仅可对食品体检,更有助于发动社会各方力量参与食品安全监督。但这仅仅是一个试行版,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比如用条形码查询时可能个别商品的条形码还没有进入库里,但是查不到条形码并不等于说这是非法产品,在后边的监管中会不断完善。

尤为一提的是,虽然通过APP查询食品??全方便快捷,但在日常生活中不合格食品依然上架的事情也时有发生。

有媒体报道称,有的企业被食药监部门点名通报多次,更有甚者,半年内竟然上黑榜高达十几二十次,而这些不合格食品大多因为同一种原因多次重复登上黑榜。这也充分暴露出在不合格食品处理方面存在的巨大漏洞。

对此,有业内人士指出,对于食品安全还是应当从监管做起,从源头上遏制不合格产品的出现。

全国人大代表林腾蛟曾指出,“在食品安全中,必须加强流通、餐饮环节的监管,但源头管控更加重要。”

以食用农产品(000061,股吧)为例,林腾蛟建议,强化食用农产品的源头治理,从种养殖环节下手。要建立产地准出法规,只有具备产地、标签信息,经过产地检验合格的食用农产品才能准出,凭借产地证明、合格证明才能运输和上市;加强产地监督抽检,从源头遏制不合格食用农产品流出;构建生态农业体系,大力发展集约化、高新技术化的现代农业;建立纵深到底的农产品源头监管体系,完善市、镇、村(社区)三级农产品种养殖监管体系;加强衔接,形成有效监管合力。

习家辉强调,我国食品安全管理体制经历了几次大的调整,但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队伍有待加强、观念有待转变、能力有待提升。“如果只是仅仅对不合格食品进行通报,这并不能对企业形成震慑,仍然无法遏制问题食品的流通和销售,消费者的健康安全隐患并不能因此而消除。”

此外,有分析指出,从目前来看,我国还应当建立全国统一的食品安全信息平台,推进食品安全信息跨部门、跨区域共享,进而对食品和食品生产经营者进行全生命周期监管,保障食品安全。(中国产经新闻)

    相关标签: 苹果乳产品生态农业农产品农业
下一编:“互联网”现代农业带动农民增收

© 地理农业网 | 关于-联系我们-版权声明-推广服务-标签索引 | 粤ICP备16022798号